「光陰的故事」和「寶島一村」的爆紅,媒體炒起了眷村熱,我也是直到最近才慢一拍的趕上這個風潮,開始收看有線台光陰的故事重播。雖然劇情有趣、演員演技自然,不過整部戲幾乎都是搭景拍攝的,不禁讓我覺得怪怪的。

不知道風靡的觀眾覺得如何,但從小在眷村長大的我倒是很明顯的感受的到拍攝場景的不真實,會一直聯想起小時候在眷村生活的實際環境呢!而我小時候所住的四四南村,現在幾乎全數拆除,只保留信義公民會館那裡一小區整修過的現址。我的婚紗照還特地請攝影師在夜景幫我在四四南村現址拍攝一系列的照片呢!大家不妨找我的相簿來看看。

我們所住的眷村面積並不很大,但印象中分為東西南北四個村,而我們是住在南村。村子的巷弄非常窄,窄到最多只有兩個像我這樣的瘦子可以擦肩而過,如果胖一點身型的人是允許一個人走的─或許太窄了,印象中眷村裡沒有什麼胖子。可不是只有巷子窄而已,我們大家所住的房子都小到可怕,或許是大家剛從大陸來台都很窮吧?像我們家當時有奶奶、爸媽和小小的我(我只住到六歲妹妹出生前)四個人,可是房子我猜大概最多只有八坪吧!八坪的低矮平房有一半隔了二樓的閣樓。房子進門是廚房,然後是客廳,最裡面有一間房間是奶奶睡的,爸媽和我睡在木板作成的閣樓,那個閣樓不能站立因為非常矮!大人只能坐著而已,而且大小是我們三個人睡覺剛剛好,頂多放一點雜物就塞滿了。

家裡的廚房是水泥地板,我們洗澡也在廚房裡完成。要洗澡時燒好水,把跟客廳的簾子拉起來洗,非常克難。有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眷村的房子裡可是沒有廁所的!我們大家都是到外面走路三分鐘的地方去上公共廁所喔!公共廁所印象中似乎滿髒的,所以我常常會有點討厭去上公共廁所,因為好像三不五時會看到黃金還有,萬一半夜睡覺想尿尿,或者冬天很冷,上廁所都變成是很辛苦的事情。我是個小孩子,爸媽會幫我準備一個小尿壺讓我半夜可以不用到外面去,但是我記得半夜想便便的時候,還是挖奶奶起來陪我去外面上

 

眷村裡的小孩子們大家的感情都不錯,就跟光陰的故事裡面演的一樣,會玩在一起而且熟的像一家人,因此我六歲前就算是獨生女,也沒有覺得自己很孤單,還是都跟其他小孩在公共廁所附近的那個公園一起玩遊戲,而且大家都是讀同一所公立的幼稚園─四四幼稚園。

鄰居們也都非常熟,因為房子離的非常近,隔音又差,別人家講話大聲點就能夠聽的一清二楚了。我記得以前有鄰居吵架,好像大家還紛紛衝去勸架,而我則是抱持看熱鬧的心態也在人家家裡看來看去的,呵呵

晚上沒有什麼事情,大人們就會坐在家門口或巷子口一起聊天,我最常跟奶奶一起到巷子口坐著,聽奶奶跟其他的大人聊天,搧著扇子吹涼涼的風。除了聊天以外,還會經常聽到的就是麻將聲,我也陪過奶奶去鄰居家打麻將,當時才不到六歲的我,長大以後才知道奶奶是文盲!但是完全不認識字的奶奶卻會打麻將,她晚年我還真的拿了麻將裡有字的那幾張去考她,沒想到東西南北中發白她沒一個不熟的!可能這輩子她認識的字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就是這七個字了吧?有外省人的地方就有熟悉的麻將聲,外省人打麻將的習慣一直沿續著,大家都是邊打麻將邊聊天交流,而不是在賭博。

 

後來媽媽懷了妹妹,我也越長越大了,家裡的人口似乎無法再塞在這個小的屋子裡面,因此才搬了出去。妹妹沒在眷村裡面待過,而我卻有,我跟她就感覺是很不一樣的兩個世代了,她似乎完全沒有辦法想像在那裡生活的感覺。之後舉凡有投票或掃墓等事情,我們還是一年會回去幾次打掃整理房子,慢慢的眷村裡的人都遷出了,人越來越少,配合政府的都市更新政策,要把眷村改建成國宅,我們從搬出眷村到改建國宅搬回國宅,中間隔了超過十五年。

雖然我的眷村經驗只有短短的六年,但印象是很深刻的,而且小時候的那段經驗讓我能聽懂各省的方言,或許這也算是個小才藝吧?而我看那些眷村故事為背景的戲劇和表演,感受都會跟一般的觀眾不一樣。

眷村熱炒了起來,讓我也不由得想起小時候那一段特別的生活經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sh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