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有書摘也有應用程式介紹的操作示範

【書摘】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

 

市面上多的是教人投資賺錢的理財書籍,卻少有提供如何花錢過人生專業建議的書─這很正常,因為所有人都會覺得錢永遠不夠用(或不嫌多),未來的風險很多,安全感還是最重要的。

    我個人大推本書,讀起來務實易懂。有些人對本書的負面評論是認為這本書只適合有錢人看,實際上是一種誤解。這是一本提供大家如何過人生,為了提升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告訴大家應如何積極規劃收入、平衡支出,書中不充斥過多專業術語(想知道各種理財細節應該另外找專業書籍研讀),係以許多研究、報導、深入訪談等實際案例,點出許多重要的金錢觀,並以追求Die with Zero(死前財產歸零)為終極目標,提供一個簡單的計算工具,協助讀者進行更具體的規劃。

我把重點分成兩個部分介紹,前半部是各章節的重要概念摘述,後半部是實際操作書中附錄的應用程式操作說明及示範。

本書的官方網站也有很多資訊,先列出給各位自行參考:https://www.diewithzerobook.com/welcome

   

※各章摘述※

    目錄清楚呈現了本書重點,讓人生全面升級的9大金錢法則,以下分章節來摘述我看到的重點,每章節挑選幾個重要的概念如下:

 

★第一章 最佳化你的人生  法則#1:最大化自己的正向人生經驗

(1)要提升自己的人生滿意度,關鍵點就是要在適當的年紀去經歷各種體驗。而想要最佳化人生,可以透過仔細規劃怎樣使用自己的金錢與時間,運用自己有的資源,達到人生的最高峰。

(2)生命活力是指你還活著時可以做事情的所有時數。

(3)你的人生就是你體驗的加總。人生體驗可大可小、可以不花錢或所費不貲。

 

★第二章 投資自己的人生體驗  法則#2:儘早開始投資你的人生體驗

(1)在螞蟻跟蚱蜢之間取得平衡,體驗會帶來記憶股息。

(2)來自你記憶中的經驗會不斷以滿足感的形式出現:隨著時間推移,持續的記憶股息有時會帶來超過原本經驗的體驗分數。

(3)投資你的人生體驗,而且儘早開始、儘早開始、儘早開始;並且選擇你自己要去經歷的體驗。

 

★第三章 為什麼死的時候要什麼都不剩  法則#3:以死前財產歸零為目標

(1)浪費掉的生命活力:根據人們實際退休支出的研究,每年花費並不固定,而且通常後面幾年會越來越少。如果死前沒有財產歸零,等於某些年的工作在做白工,也等於揮霍自己的生命活力。

(2)多數人退休後的花錢速度極為緩慢,導致錢剩下來或者把錢輝在人生尾端。把醫療照護的錢花在前端(維持健康與預防疾病),會更有效益。

(3)如果真的很熱愛工作,建議也可找找方式,讓你可以在配合工作時間的狀況下,花錢去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

 

★第四章 如何花錢(才不會人還沒死就先沒錢)法則#4:運用各種工具幫你達成財產歸零

(1)美國精算師協會網址有工具協助顯示你在不同年紀死亡的機率,保險公司免費的線上計算機等也有許多免費資源可以幫忙計算。例如

https://www.longevityillustrator.org

https://www.livingto100.com

(2)4%法則,即退休後每年的支出占總存款的4%。建議可以研究年金保險。

(3)你的存款必須積極花在享受人生的體驗上;倒數計時可以對抗慣性本能,幫助我們把死亡的事實放在心上,好好過人生。

 

★第五章 那孩子怎麼辦?  法則#5:在最能發揮作用的時候把錢給孩子或慈善團體  

(1)遺產不是好的時間點,建議是在孩子26-35歲間給,盡可能在受贈者的最高峰給他們錢,讓效益最大化。

(2)陪伴很重要,金錢是為了獲得體驗,但對孩子來說,這些體驗的其中一項就是與你共度的時間。

(3)做善事不要等,如果你打算捐獻,就在你活著的時候捐出去,如果沒有這麼多錢可以捐出去,也可以奉獻自己的時間。

 

★第六章 生活要平衡  法則6#:不要把生活過得習以為常  

(1)要在當下的花費(而且只花在你看重的東西上)和為未來聰明儲蓄之間取得上當的平衡。

(2)你享受體驗的能力取決於健康,每個年齡階段在健康、金錢與時間三者之間轉換的平衡點不同,但健康比金錢更寶貴。

(3)年紀越大,延遲體驗的「個人利率」(即要付出的代價和成本)就越高。

 

★第七章 開始為你的人生設定時間表  法則#7:把人生看成是不同的時節

(1)最大的兩個臨終遺憾:一是希望自己有勇氣去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期望過人生;二是希望自己沒有那麼努力工作。

(2)查覺到自己的時間有限,顯然可以激勵充分利用自己所有擁有的時間。

(3)規劃人生時段,把一系列的體驗分配到人生中明顯不同的時段裡(寫清單時先不要擔心錢的問題)

本書提供設定人生清單的工具,可自行試用:https://app.diewithzerobook.com/

 

★第八章 瞭解自己的高峰  法則#8:知道何時要停止累積你的財富

(1)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淨資產高峰(是日期不是金額),才能將生命活力轉換為越多的體驗值。

(2)對大多數人來說,最佳淨資產高峰出現在45-60歲之間的某個時候,這樣理論上能在臨終時財產歸零。

(3)辭職或縮減工作量前,應先認真考慮一下你會想做些什麼。

 

★第九章 要大膽,但不要愚蠢  法則#9:在損失最小的時候,承擔最大的風險  

(1)如果在年輕時錯過機會,不要等待,現在就大膽去做,晚了總比從去做好。

(2)大家會避免大膽行動是因為恐懼,可以實際將恐懼的事情量化分析,並且先想清楚最壞的情況。

 

※應用程式(APP)操作方式介紹※

網址:https://www.diewithzerobook.com/spend-curve-app

資料輸入步驟與說明(單位:美元)

1.Current age:現在的年齡

2.Retirement age(預定)退休的年齡

3.Life expectancy:預期壽命

4.ROI:預期投資報酬率/年化報酬率(系統預設為3%,可依實際資產投資情形自行調整)

5.Annual income:目前的年收入,系統預估每年增長2%,直到退休當年。只能以10000美元為單位,無法細部調整

6.Net worth:目前所有的資產淨值。只能以10000美元為單位,無法細部調整

7.Post-retirement Benefits:退休後的所得(包含退休金、年金等加總收入)與現在所得之比例

8.Monthly expenses:目前每月消費支出(包含支出與貸款等),預設會隨著收入一起增加。只能以1000美元為單位,無法細部調整

9.Activity age discount type:活動年齡的類型,系統分為三類可依實際狀況挑選

(1)Linear(線型):隨著年齡增加,活動遞減

(2)Frondload(前載):青年期的活動比較多

(3)Backload(後載):中老年期的活動比較多

10.Activity age factor discount:隨著年齡增長,活動遞減的斜率(可自行預估調整)1-10,數字越高代表年紀越大越無法活動,系統預設為8,代表過世前的活動程度是現在的20%

我暫時以台灣一般上班族平均情形推估,輸入資料如下:

年齡40歲,退休年齡60歲,預期壽命85歲,投資報酬率5%(略高於系統預設),年薪2萬美元,淨資產3萬美元,退休所得後所得為50%,每月支出1000美元,其餘設定採系統預設不修改。

注意:如果你的收入和凈資產不夠高,每月支出金額設定過高,系統會跳出提醒並請你修改,這樣也能協助檢視你的收入和資產是否足以支應你的餘命所需。如果一直無法跑下一步,就代表需要調整標準,從提高收入、增加淨資產和提高投資報酬率著手,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工具。

【書摘】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

 

 

以上述結果,死前財產歸零,每個年紀所分配的財產如下表:

【書摘】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

每個年齡存款與支出的情形如下表:

【書摘】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

 

活動程度,選擇系統預設的線型模式,可呈現每個年段活動力下降的程度:

【書摘】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shinwang 的頭像
    coshinwang

    小資夫妻夢想執行家

    cosh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